到屈原故里弹唱楚辞————陈岸瑛老师6月5日研讨会发言稿

[复制链接]
查看76 | 回复0 | 2024-6-26 15: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399c451ce19057fb8dabfbe85af75f3.jpg

陈岸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学术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美学,现当代艺术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与相关文化产业。

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本次活动的缘起。2015年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领导下的非遗保护和传统工艺振兴工作。2017年,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获批成立,致力于振兴楚式漆艺,促进全国、全世界漆艺交流。本次的楚辞+古琴项目,是荆州工作站与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联合发起的活动。

c1c2b43f86c3681832f36ed93fd030e0.jpg

荆州楚纪南城遗址


荆州城外有一个纪南城遗址,楚国八百年有四百年都城就在此地,那里也是屈原曾经工作过、奋斗过的地方。荆州博物馆里收藏着大量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文物,以荆州发掘的出土文物以漆器为主,还有丝绸、竹简、青铜器,尤其是精美的漆器。当时我们决定在荆州建立一个以漆艺为核心的工作站,就是因为这里是中国漆艺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还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楚式漆艺,以活态的方式在这里传承发展。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是一个全国性的平台,把全国所有的漆艺类非遗项目、院校漆艺专业集中到荆州,还邀请日韩等海外漆艺家来交流共建。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下,我们以荆州工作站为平台,成立了中国非遗保护协会漆艺分会。

2021年举办古琴非遗研修班时,我们与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结缘。古琴在非遗保护体系中有两个不同的项目,一个是古琴斫制技艺,一个是古琴演奏技艺,其实两个方面是一体的。我们在古琴研修班上做了一个关联,把弹琴和斫琴的人联系到一起。当时这个活动做得非常好,就结下了因缘。后来肖娟秘书长等古琴文化研究会的领导到荆州工作站去考察,我建议可以有一个长期的合作项目,让弹古琴的同志探索一下楚辞弹唱。屈原先是在纪南城工作,后来才流放到湖南汨罗,今天来现场的有很多同志都是湖北、湖南人,也就是楚人,研究楚辞弹唱,有一种家乡的情缘。

75bccfdf75adccc894f5802878780367.jpg

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荆作楚生活展厅


荆州工作站在纪南城遗址旁边要建设一个以楚文化为核心的非遗工匠小镇(目前正积极建设中),除了漆艺和各种荆楚非遗技能之外,我们想建一个屈子祠,供奉屈原,每年端午要做一些活动。我们就想到可以用古琴和楚辞结合做吟唱,通过这种方式传承楚辞和纪念屈原,这也是楚辞吟诵项目的缘起。最近发现琴研会的凌子春老师,工作之余一直在探索弦歌和楚辞吟唱,期望各位琴人多多加入,有机会可以到故楚之地去弹唱楚辞。

在湖北省,荆州是最有历史文化渊源的地方之一,后来三国争雄在那个地方也有一段历史,就在长江边上,是江汉平原的核心区。荆州博物馆里陈列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琴,跟现在的古琴不一样,荆州附近的湖北山区生长着大片大片的漆树,所以采割漆树、做漆器是一个非常悠久的传统,体现了楚国故人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无论是古琴还是楚辞,我都是一个外行,我的主要工作是做艺术理论、艺术哲学,我从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去清华美院任教,2001年至今已有20余年。我的角度可能跟大家不太一样,说一下供大家参考,今后要搞楚辞的古琴曲创作,没准对大家有一定的启发。

3d4c1734a2db57d5603cf0cf20195d6e.jpg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艺非遗研培成果展


刚才说到风(《诗经》之国风)和骚(《离骚》),一个《诗经》,一个《楚辞》,它们的性质不太一样,《诗经》是六国的民歌和官方祭祀歌曲的总集,经过了孔子的删选。《楚辞》不一样,《楚辞》是屈原个人的创作,它虽然看起来有楚地的民歌和祭祀歌曲味道,但其实是非常明显的个人化创作。我们今天一说到《楚辞》或者楚文化,经常喜欢说“浪漫主义”一词。这个词是外来的,是西方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反现代性的文艺流派。把浪漫主义用在楚辞上有点不伦不类。我觉得这种陈词滥调的说法要尽量避免,不能一看到《楚辞》就贴上浪漫主义的标签,应该回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源头去看它到底是怎么样的,用心去体会它。

今天是芒种,过些天是端午,在这个时候聚会谈屈原,我觉得特别好。端午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有多个不同的来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这个时候毒虫增多了,所以要烧艾草祛毒之类的。在南方,端午节这个习俗会和祭祀联系在一起,比如端午节祭祀屈原,这个大家都知道,还有祭祀伍子胥的。伍子胥是楚国人,后来介入到吴越争霸。在长江中下游,楚、吴、越自古以来就有水上祭祀活动,如划龙舟,只不过因为屈原和伍子胥这两个人都很伟大,所以后来就附会在他们身上。端午节跟屈原联系在一起,我觉得不仅仅是纪念屈原,实际上是纪念故楚。在战国时期,楚国是面积最大的一个邦国,最后被秦所灭。楚人不服,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后来果然项羽、刘邦揭竿而起,推翻了暴秦。汉承秦制,但很多的生活习惯和物质文化是继承楚地的,特别是在漆器制作上,所以漆器到了汉代仍然很辉煌。

4e0c6fc21c5009a165cf6ad32dbf0ea8.jpg

屈原不仅仅代表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个时代。从战国到秦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巨变,是第一次古今之变,第二次古今之变是鸦片战争时期,这两次古今之变在中国文化和民族心理上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迹。在第一次古今之变中,屈原成了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其能量非常大。

在艺术史上,屈原和《楚辞》是山水精神、山水艺术形成的一个重要源头。如巫鸿所说,山水艺术起初是神山、仙山,后来才成为世俗化的文人山水。在距离屈原较近的时代,产生了《洛神赋》《洛神赋图》这样的艺术类型,以山水间的人物为主,带着一股仙气。到了宋代,对屈原的追思融入一种世俗化的山水艺术,形成了潇湘水云、潇湘八景这样的诗画传统,也包括与此相关的琴曲。这些曲子都与屈原相关,在弹奏这些曲子时,不能只有忧愤,而是要有天地山水的意境,才能入味。屈原早已不是屈原本尊,《楚辞》也不仅仅是屈原那个时代的诗歌,而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传承和再创造的范本。理解《楚辞》,要带着这样的历史眼光。

这就是《楚辞》留下的一个重要的遗产,它成了中国山水艺术形成的一个源头之一,一个非常重要的源头就是来自《楚辞》。《楚辞》还留下了芳草美人的传统,对后世的人物画、花鸟画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04ceacfd6c2cc0db47b726f9061e32d8.jpg

《楚辞》对应的方言系统是什么,是什么音,什么腔调?目前的语言学、音韵学好像还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知其大概。如果能找到专家请教,自然是最好。在没有确证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尽可能找到一种楚音的感觉,如湖北话、湖南话。《潇湘水云》这样烟雨朦胧的感觉,可能比较接近《楚辞》的意境,因为《楚辞》经常把感时伤怀的人物和男女思慕的情感放到烟雨朦胧的山水里去,这种烟雨朦胧的山水应该成为一个主要的调性,不管用什么声音体系把它呈现出来。此外,现存的与屈原、《楚辞》相关的古琴曲,也应该成为我们吟唱《楚辞》的一个出发点。

抛砖引玉提出这么几个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参考,感谢各位。



d08201156537f3f33a0fc458baf4c762.gif


671efc0a71894d02c97d967796990e58.jpg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请您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
关注平台收听未来,查看历史消息分享更多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