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2024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于2025年3月18日下午在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成功举办。近百名会员代表出席了大会。
会员同志们积极参与,场面十分热烈。
韩杰会长与吴寒副会长及崇德堂博物馆馆长商讨会议细节
大会由郭怀瑾副会长主持: 常务副会长吴寒作《2024年度琴研会工作总结报告》
吴寒副会长在报告中表示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坚持在北京市文联、北京音乐家协会的悉心指导下,在新一届会长韩杰老师为首的主席团带领下,全体会员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文化方针、政策,“讲团结、树新风”,认真负责的贯彻落实上级单位布置的各项工作,良好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组织建设与全局规划,文化与艺术活动开展,组织发展与财务工作,学术研讨活动,2024年度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总体回顾,2025年度工作计划与思路等六个方面详细总结分析了琴研会这一年来所取得的具体成果。使得琴研会这一年来在更加规范,严谨的基本方针下建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未来的长足发展。 一、 组织建设与全局规划 1、组织新机构与激励机制: 在我会会长韩杰老师的策划带领下,我们从2023初开始建立了《琴研会财务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制度》,使我会的各项工作有章可查。2024年1月6日,在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举行2023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会议由肖娟秘书长主持,由吴寒副会长全面回顾了上一年度的工作历程。韩杰会长对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2024年的工作进行了精心部署,明确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六个专业工作委员会,涵盖组织发展和管理、理论研究、古琴斫制、交流、古琴与健康以及艺术工作等多个方面,各委员会分工明确,经过一年的工作检验,六个委员会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大会对2023年度表现优异的会员进行了表彰,为十个突出琴馆颁发先进单位铜牌,并对为第五届古琴文化展慷慨捐资的会员颁发捐款证书,以激励全体会员积极为研究会发展贡献力量。会后,举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为大会画上了圆满句号。 2、会议制度与全面发展 全年举行了6次重要的工作会议,完成了韩杰会长制定和实施的的重点工作计划。其中: 3月24日,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召开六个专业工作委员会会议,24位相关负责人参会。 3月26日晚,召开新秘书处工作人员视频会议,对新一届秘书处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并提出严格要求。为研究会的日常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月29日晚,为探索搭建古琴文化交流与研究的优质平台,举行线上琴研会宣传工作及会刊编辑组工作会议。 此外,上一年度2月29日,在文联大楼咖啡厅召开会长工作会议。10月6日晚,在线上举行会长办公会,会议由会长韩杰主持,副会长吴寒、肖娟、郭怀瑾、张子盛、徐元、任静、肖磊、杨佩璋、张垚出席了会议。 2025年1月4日晚,以现场线下与线上结合的形式,举行重要的会长办公会。本次会议,应与会11位,实到8位,另有秘书处多位同志线下与会进行会议纪录。 本次会议在韩杰会长主持下,集体讨论了如下五项工作: (1)关于评定2024年优秀会员的评定标准和工作安排; (2)、关于2024年理事述职问题; (3)、关于2024年琴研会工作总结大会安排; (4)、关于2025年琴研会会长分工负责的意见和安排; (5)、关于我会会员总体情况的分析和会费交纳的报告。 全体与会人员以线上、线下方式一致同意并通过了如上工作内容。
二、文化与艺术活动的开展 2024年我们充分发挥了交流工作委员会和全会的协调作用,使2024年的文化与艺术活动开展得丰富而井井有条。 1、4月13日晚,在丰台区方庄剧场成功举办《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清明公益演出》。此次演出经过两次严格预选,节目精彩纷呈,得到了丰台一方剧场、各琴馆及会员的大力支持,交流委员会主任桐炜精心组织,张垚副会长和吴迪积极协助,这是韩杰会长主持第二届研究会领导班子后的首次公开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 2、4月28日,韩杰会长、萧娟副会长、杨佩章副会长以及音协驻会副主席赵金波共同参加湖北荆州地区非遗工作会议,并在荆州长江工艺学院正式授挂《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荆州研修基地》铜牌。5月15日,在琴研会会员群发布成立《楚辞吟唱研究创作组》通知。6月5日,在海淀召开《楚辞吟唱研修创作工作会议》。 3、6月11日,在大德悦心琴馆举行欢迎新疆会员郭存超(逸甫)来京学习的小型雅集。增进了会员之间的交流与情谊。 4、7月25日晚,在方庄剧场举行“琴研会少儿古琴艺术展演”。取得了圆满成功。此项工作由联络委员会主任桐炜负责,他在演出前多次为小演员进行辅导,为少儿古琴艺术的推广和传承提供了展示平台。 5、7月26日,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携手北京海促会等相关单位共同主办“海峡两岸古琴名家音乐会”和“海峡同袍情景剧展演”。由我会韩杰会长领衔大陆琴家,台湾古琴协会袁中平会长带领台湾琴家共同以琴为媒、以琴会友展开古琴音乐会,开幕式上北京海促会秘书长邓劲松、吴寒常务副会长在演出前发表讲话,整场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当晚北京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直播观看量超过30.8万人,有力促进了海峡两岸古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6、10月20日,我会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成功举行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文艺雅集”。
三、组织发展与财务工作 1.组织发展:上半年,研究会的组织发展工作在姚刚主任的领导下,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我会员总数约达600余人。经统计:2024年新发展会员53人。姚刚和会员处汤倩为所有会员精心编制了完整的档案资料,并积极为新会员联系发放会员证和会徽,付出了大量心血。 2.财务工作:财务工作更加规范完善,出纳员吴迪认真负责收取会费,每月按时编制财务报表,工作成绩突出。由会计金鑫认真审核。目前会费主要来源于2017-2022年入会的老会员和新一届理事及新会员所交费用。有部分2019年后入会老会员没有按时续交第二个五年的会费。关于财务工作的具体情况,将在今年底的会员大会上进行全面报告。
四、学术研讨活动 6月29日下午,在韩杰会长的策划下,于北京市文联大楼第二会议室举行“关于当代古琴传承中现状、问题和对策研讨会”。会议由理论委员会主任邸聆桐主持,韩杰会长、肖磊副会长、杨佩璋副会长以及20位事先报名的会员和部分大学古琴社团负责人参会。会议持续三个半小时,与会人员充分发表意见,深入探讨当代古琴传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会议决定将有价值的发言整理修改后制成论文集,为古琴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学术参考。目前正在组织文稿和发言稿的审核工作。
五、2024年度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总体回顾 2024年,我会六个工作委员会都在积极开展工作。如组织发展委员会在发展新会员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地完成了许多细致繁琐的工作,制定了会员详细的登记册,和会员联系发送会员证和会徽。密切了和新会员的关系。 交流委员会组织了2024年的雅集和多场演出活动。理论研究委员会举行了古琴艺术发展的研讨会。斫琴工作委员会举行了举行了古琴斫制工作研讨会。艺术工作委员会以“遇见”为题组织了多场艺术雅集活动,很好地联系了通州宋庄画家村和大学校园等单位,活动效果出色。总之,2024年各个工作委员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六、2025年度工作计划与思路 1、务实求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研究会坚持在上级主管单位北京音协领导下,坚持在韩杰会长的统筹下,严格工作制度、严格财务制度,并争取尽快落实可以办公的公房和可以集体活动的固定场所。 2、弘扬爱岗敬业、奉献精神,强化组织管理工作 进一步完善研究会办公室和秘书处的常态化工作状态,特别是琴研会的宣传工作有待加强。在考虑增加人手,吸纳更多有奉献精神、有能力的人员参加具体工作的同时,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岗位制度,力争让我会在第二届会长会议领导下,呈现出更加“充满活力、充满干劲、充满阳光”的气象。 吴寒副会长的总结报告之后,由张垚副会长宣读了2024年度的先进工作者名单和优秀会员名单。在热烈的掌声中由各位与会会长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会员大会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根据琴研会工作委员会发展的需要,大会决定增加琴研会少儿工作委员会,聘王磊为少儿工作委员会主任;调整古琴与健康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为郑兵;增设斫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康宇。韩杰会长为三位同志颁发了聘书。
本次大会场地选在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这里挂满了历史和当代以崇尚道德为内容的各类匾额,体现了历史上对有德之人的崇敬。琴研会以琴德为本,与崇德堂宗旨相合。在韩杰会长和崇德堂匾额博物馆馆长李培义先生的共同努力下达成深入合作意向,琴研会在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授挂《琴德研修基地》铜牌。由韩杰会长和李培义馆长共同为铜牌揭牌。
揭牌仪式后崇德博物馆馆长李培义先生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他赞成“以琴养德,以琴至德”的观念。李培义馆长将写好的两幅书法条幅赠与琴研会:“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琴弹古韵精神爽,德载人心境界高”。两幅对联,表达对琴研会的浓厚希望。
会长韩杰先生作了大会总结讲话。
韩杰会长回顾了琴研会八年来走过的曲折道路。他说,我们全体会员在北京音协的领导下,共同努力,团结奋斗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八年中涌现出来许多热爱古琴文化,积极参加活动,勇于奉献的会员。我们所以能走到今天,正是大家勇于奉献,共同努力奋斗的成果。他在讲话中深情的列举了部分为琴研会作出卓越贡献的会员的事迹。他向所有做出奉献,积极工作的会员表示深深的敬意。 他说,2024年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要的转折之年。前几年,由于我们的工作经验不足,出现过一些问题和失误。2024年我们根据实际做了一些调整,全会逐渐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气象。更多的会员积极参加活动,积极承担会里的工作,成功的开展了多项活动。2025年我们团结一至,努力打开更好的局面。
今后我们的任务和努力方向: 进一步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进一步加强古琴文化的研究,我们下力气,争取在北京琴人史方面做出一些成果。七年前,我们在第一次古琴文化展时曾经从各种资料中搜集了历史上在北京地区生活或者工作过的几十个琴家的事迹。但资料不完整,不细致。今后我们将组织北京琴史写作组,重点写作北京琴人史。 更多的组织古琴雅集,组织会员演出。在各种活动中锻炼提高会员古琴演奏水平。这其中,继续搞好我们的“万寿听琴”雅集,“京师古琴雅集”等活动。我希望,在我们各个工作委员会和各琴馆组织雅集活动时,我们会长也去参加,和大家一起提高雅集的质量和效果。 今年秋天计划组织我们琴研会的《北京第二届琴人书画展》。2021年我们组织过《第一届北京琴人书画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前几天,我们参加了在圣佳艺术馆举行的李欲星艺术展中得到启发。李欲星先生是杨时百先生的弟子,九疑琴派的传人,不仅琴艺高,而且还是有很高水平的书法家、画家。我们的古琴艺术不是孤立的,琴棋书画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希望第二届琴人书画展更好地展现当代琴人的佳作,展现我们会员的书画佳作。同时,我们鼓励与古琴艺术相关的创新,比如诗歌创作和吟诵演出。比如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合唱团,用合唱来演出琴歌。我们还可以编写创作话剧反映历史和现代琴人的生活等等,总之,我们鼓励多种形式的创新。
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开展关于琴德的研修和实践。刚才,我们非常高兴的听了崇德堂匾额博物馆李馆长的讲话。这个崇德堂今天我是第四次来观看的,第一次看了我就感到十分的震撼。以后每一次我都是带着十分崇敬的心情来看的。2023年,我们在第五次古琴文化展上首次提出了《以琴观德》《琴以至德》的理念。这是我们琴研会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是我们大力提倡和弘扬古琴文化的实践标准。今天,我们在北京崇德匾额博物馆建立我们琴研会“琴德研修基地”,这就是我们提高道德水平的一个举措。
至此此次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2024年总结大会圆满结束。 秘书处 撰稿: 韩晶莹 摄影: 杨 力 编辑:吴迪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请您把文章分享给更多朋友
关注平台收听未来,查看历史消息分享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