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风静沙平似轻烟微风日曛雁群飞鸣,得所适情
闹中有静,隐中有逸
琴曲《平沙落雁》
古琴演奏:杨青
琴曲《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最早载于明代《古音正宗》,是流传最广的古琴名曲之一,有诸多流派传谱,现存的琴谱版本就达数十种。
其作者众说纷纭,有唐代陈子昂、宋代毛敏仲、明代朱权等之说。
对于《平沙落雁》的曲意,各种琴谱的解题不一。
《琴苑心传全编》:按是曲,陈子昂作。盖取清秋寥落之意,鸿雁飞鸣,秋中之景物也,故于此以写之。
《五知斋琴谱》:乃臞仙所作也。虽小曲而意味深幽,乃入门之正路。但琴中平沙有各家弹法,种种不一。此特择其意之纯正恬雅者入之。
《萧立礼平沙落雁谱》:按此曲本臞仙所作也。亦作有飞鸣吟、秋鸿、鹤鸣九皋诸曲,斯曲抑扬起伏疾徐之声,摹物理多、寡、聚、散、起、落、飞、鸣之神,其一种天机自然,曲传达室指下,深於音律者自可知之。
《古音正宗》: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通体节奏凡三起三落。初弹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序雁行以和鸣,倏隐倏显,若往若来。其欲落也,回环顾盼,空际盘旋;其将落也,息声斜掠,绕洲三匝;其既落也,此呼彼应,三五成群,飞鸣宿食,得所适情:子母随而雌雄让,亦能品焉。
其中,“借鸿鹄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两句,正是本曲中心点题之句,以示儒家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
逸士即隐士,指隐居山林的读书人。从现实急流中退却下来的文人,在山林、田园中找到了最后的栖身之所。中国历代文人及其作品,受中国隐逸文化影响甚深。
二、主要流派之演奏特点
不同流派的《平沙落雁》各具特色,以下介绍几个主要流派的演奏特点。
九嶷派之《平沙落雁》:指法规整,旋律紧凑,吟猱分明,全曲苍古、悠远。
广陵派之《平沙落雁》:全曲旋律流畅、柔和,表现了天高云淡、雁落平沙的高远意境。
诸城派、梅庵派之《平沙落雁》:“雁鸣”一段独具特色,极为逼真、生动,令人惊叹。
琴曲《平沙落雁》之所以流传甚广,深受人们的喜爱,除了因其曲调流畅动听,意境高远,形象地表现了广阔天地间闲适静美、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之外,还因为它运用了古琴特有的技法,表现手法新颖、别致,从而使得音韵更加丰富,艺术感染力十分强烈。
乐曲以舒缓的节奏和清丽的泛音开始,描绘了秋江上宁静而苍茫的自然之景。演奏时宜轻、宜静,要有秋高气爽、天地开阔之感。
中间部分的旋律一转而为活泼灵动,点缀以雁群鸣叫呼应的音型,充满了生机和欢跃。由几只大雁初来,逐渐变为雁群和鸣、盘旋顾盼、宿食嬉戏、落地栖息……
演奏时,需在头脑中想象雁群飞鸣等情景并加以表现。
其间之吟、猱、绰、注,宜自带节奏与意韵,不可仓促而过;一指按多弦的技法,也应熟习之,尽量做到音音相连、音韵不断。
最后的泛音部分呼应开头,表现了雁过之后自然界又恢复了平静。
演奏此部分时宜渐慢、渐弱,使画面如远景般渐渐变得开阔,最终归于恬静、和谐。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跟杨青老师学《平沙落雁》
-END-
|